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日记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009-10-29 14:55 作者:心若芷兰 阅读量:5875 推荐31次 | 我要投稿

看到一篇极好的文章,郑渊洁写的,讲孩子教育的观点,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单看标题就够震憾够吸引眼球了,读之更是心有同感,觉得他说的太好了,太对了!原文如下。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拔苗助长。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几十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很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的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断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限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寻。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螯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你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么?

其他人在看啥

    《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评论 (共 0 条)

    • 张去病:输或是不输在起跑线上,那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han
    • 黄龙山人::ding
    • 雷宇航:赞同观点,喜欢这样的文章:like
    • Guest:学习知识≠iQ iQ是cpu,是想象力。 知识是硬盘 硬盘太满会拖慢cpu,想象力没了,IQ 等于零。 到时候孩子就变成移动硬盘了, 不会自主思考了 。 拒绝应试教育,还我金色童年。
    • 、沫羽: 真希望家长能看到这篇文章 但他们可能永远都很忙 、、、、
    • 湖光悦影: 输或不输在起跑线,都是一种要面临的状况而已,重要的是能对此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端正态度,把握自己。
    • Guest:好文,让迷于“别输于起跑线”的人们沉思,重要的不是输不输,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该玩的时候就玩,该学的时候就学。只有孩子自己有兴趣、有动力去学,才能学好。这永远要比父母要求去学有效率的多。:ding
    • Guest:每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核心观点,也有支持它的强力论据,这篇也不例外,不管是输不输,都有它的理由,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支持否?只是看看各人的态度问题,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