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吗?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吗?
入冬以来,有关死的消息听得多了,也许人们早就麻木了,见怪不怪了。有集体的死亡,如黑龙江矿难,湖南校园踩踏事件,也有个人的自结,如歌手陈琳的跳楼自杀。
近日又听说上海海事大学2009级法学系研究生杨元元自杀的消息。她在卫生间里用两条毛巾挂在洗脸盆的水龙头上,半蹲下来,以极为痛苦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30岁的生命。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异常沉重。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不要认为她的死离我们很远,其实离我们很近。不要认为她的死和我们无关,其实她的死不单单是个体的行为。
死者已矣,生者何堪!自杀行为有着极其复杂的心理因素,自己了结生命是痛苦的,而且给亲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同时也暴露出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虽然自杀者是个体行为,但有其代表性,他们代表了一部分人真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我们不能对此简单作以评判,对于造成自杀行为的原因很有必要从社会和个体的层面来揭示其原因,这对于死者是一个慰藉,对生者也是一个教育和提醒。
据报道,杨元元6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弟弟杨平平不满四岁,母亲将姐弟拉扯成人。1998年,杨元元考取武大,弟弟2000年也考取武大。后来由于母亲所在工厂搬迁,母亲为了供姐弟读书,无钱购房,后来母亲只得与杨元元同住武大。后来杨元元考取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带母亲到沪求学。由于无钱租房,杨向学校申请允母居住宿舍,但被拒绝,据说还被某位校领导骂称"没钱就不要来读书"。后来宿管员被指禁止其母进入宿舍,而且据说还骂杨元元母亲是乡下人。这样接二连三的刺激,使得杨元元5天5夜没合眼,后来于11月26日自杀。从中可以看出导致杨元元采取自杀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贫困。因为贫困,让她感到寄人篱下,让她感到痛苦无助,让她感到悲观绝望。她临死前发出了"知识不能改变命运"的感叹,这是一句多么发人深省的感叹啊!的确,从她自身的不幸遭遇来看,知识确实没能改变她的命运,使她最终成为一个牺牲品。但是,我们若以更远的目光和更宽的胸怀来重新审视这一命题,就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只不过它必须有它的前提条件。其一,社会上必须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其二个体上必须自立自强。没有这样两个条件知识分子就难免遭受挫折,就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知识的确是无能为力的,如果社会不把知识加以利用和转化,它就一文不值。这正是造成杨元元悲剧的死结,因为她曾经努力过抗争过,但是没有用,于是她感觉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她深为自己没有让母亲过上好日子而愧疚。我们的社会口口声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什么不付诸具体的行动,切实关心他们的冷暖,切实为他们解决一些后顾之忧呢?其实他们的要求也并不过分,只是起码的生存要求。可是,一些人是不是感到我们的人才太多了,看到知识分子的贫困现象司空见惯,熟视无睹,才显得那么冷漠?在这件事上,如果杨元元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母亲不是居无定所;如果学校能够切实考虑其困难处境,真正帮助解决后顾之忧,也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然而,知识分子要想独立,要想生存和发展,仅仅靠社会的尊重和承认是不够的,还要自立自强,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要有"刚"性,还要有一种"韧"劲儿,"君子自强不息",要经得起人生的挫折和磨难。还有一点,就是除了精神人格上的独立外,经济上的独立自强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恰恰是容易被忽视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根源在于只知道精神上的追求,而不知道经济上的独立。试想一个贫困潦倒的人,他的髙贵的精神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很难支撑起来,如果不向别人低头就很难生存下去。龚定奄说:"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咏史》),所以要真正实现精神上的独立,首先要有物质上的保障,要有饭吃,有衣穿。腰里有了铜板,腰板自然也就硬起来了。要用精神来创造物质生活,以物质生活来保障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杨元元如果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摆在她面前的就不是死路一条,虽然她一贫如洗,但她还可以有多种选择,可惜她不懂这道理。
这样看来,知识还是能够改变命运的。只是社会要尊重和承认知识的价值,要多多关心知识分子,帮助他们把知识加以转化,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其自身价值;同时知识分子也要自立自强,保持精神和经济上的自由和独立,能够养活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真的做到这样,类似杨元元这样的悲剧以后是不是就会少发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