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 >腐官挪窝最易死

腐官挪窝最易死

2016-06-21 07:04 作者:爱康 阅读量:102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近闻,山东省莱芜市医药公司原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敬贵拒绝服从组织调离莱芜,其原因是影响既得利益,如果走了,这些问题会暴露。(6月18日河南新闻网)

得知要调离单位,百般阻挠为那般?其根本原因是为了坐地敛财,怕东窗事发暴露问题。张敬贵为了坐稳自己的位子,竟然以如此奇葩的手段对抗调离,可见他对“挪窝”的后果心知肚明。树怕挪窝,腐官也同样怕“挪窝”。

干部轮岗或提拔,是对干部管理一项重要的措施,也是干部成长的必然途径。尤其对于提拔使用,无疑是组织信任和关心,多数干部渴望以求。当然,确因对新岗位力不从心,或家庭确实有难处,婉拒组织的调离或提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像张敬贵这样不愿意挪窝的干部,不是“官瘾”太小,而是“钱瘾”太大;不是境界太高,而是官德太差。

一个里面很污秽的马桶,那怕把盖子盖得太严实,外面的人就很难察觉;但一旦掀开盖子,真相必暴露无遗。在官场上也一样,那些在单位一手遮天、害怕调离的领导干部,习惯把下属当成自己随意使唤的家臣,把单位当成自己说一不二的独立王国,把公款当成自己随意支配的小金库。他们只想为一已私利,巩固自己的位子,过足官瘾,捞取足够的票子,然后平安着陆,快意人生。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风不廉洁的领导干部,好似一棵腐树,其根不固,枝何壮,叶何繁?一旦提拔或调离,很容易出现一挪窝就死的现象。事实证明,被查处的领导干部中,不少是前脚到新单位报到,后脚就传来自己在老单位的各种丑行。正是这个原因,个别领导干部把“腐败经济学”算到极致,每走一步,不是“革命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听从党的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而是患得患失,想尽办法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不是自觉让权力进笼,而是挖空心思钻研“破笼之术”。

无独有偶,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在沙河镇任党委书记、镇长期间,因为位子的含金量太高,有关部门几次想调离或提拔使用他,他都通过下属让群众联名写信挽留,制造了群众舍不得、事业离不开、非他玩不转的假象。直到得知在天河区任职赚钱机会更多,他才接受了提拔。最终,老帐新帐一起算,机关算尺太聪明,反把自己算到监狱,教训深刻,给人以警示。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决定外因。树若一腐,如果听之任之,不挪窝照样会死,只不过挪窝可能死得更快一些、更彻底一些。试想,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为官一任不造福一方,而是削尖了脑袋与大款勾肩搭背,群众怎能不反感?如常常沉溺于灯红酒绿,周旋于迎来送往,群众能不心存怨恨吗?如果整天与小圈子打得火热,结党营私,群众能不产生对立情绪吗?这些干部,已丧失了党的信仰,偏离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用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勇气,正风肃纪,从严治吏。

“管住自己,天下无敌。”好官在哪都闪光,腐官挪窝最易死,任何一名领导干部都应明白“我是谁?”“为了谁?”“该做什么?”,不管在何进何地都要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用权,永远做一名忠于党,服务于民的合格党员,一名群众拥戴的优秀党员。我们既要向矢志不改的向日葵学习,也要向插枝能生根、盛夏披浓荫的柳树学习。对那些心中有鬼怕挪窝的干部,一定要明察秋毫,该换岗的及时换岗,该查处的及时查处,不能坐视他们从病树变成腐树、从腐树变成死树,成为无药可救的罪人。

信息来源:http://www.henanxww.cn/19132.html

网名:爱康

地址:广西省桂林市幸福大道135号

电话:13778130186

其他人在看啥

    《腐官挪窝最易死》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