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 >开发区的腐败是咋炼成的?

开发区的腐败是咋炼成的?

2016-08-05 22:30 作者:高老倌 阅读量:183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近日,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李光荣被江西景德镇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并处罚金200万元。经审理查明,李光荣在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任职期间,105次收受17人贿赂,共受贿5365余万元,其中退休前收受的一笔贿赂金额高达3000万元。(  8月4日凤凰网)

随着反腐败斗争不断推进,一大批贪官纷纷落马,让群众拍手称快。从每个官员堕落的轨迹来看,往往都经历了一个从抵制到犹豫再到习惯接受,最后主动索要的过程,李光荣也不例外,没有一点猎奇的新闻。但因涉及开发区腐败的重灾区,无疑透视了监督管理的短板。

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引擎,开发区享有国家诸多优惠政策,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被赋予大量的人、财、物权,成了名符其实的“独立王国”。从多起开发区“一把手”涉腐案发现,不少开发区决策者大搞“一言堂”,因而李光荣105次受贿,其中单笔贿赂金额高达3000万元就不奇怪了,从中凸显开发区督管理缺位,我们有理由认为,李光荣的腐败不是一天两天炼成的。

不少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封闭管理、独立运行”的模式,而已有的行政托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发区监督管理成效,没有很好地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外部监督也缺位,极易产生“封闭式腐败”。这恰恰应了那句话,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尽管我们看到一些腐败分子闪转腾挪,大玩移花接木,暗度陈仓,边退边收等把戏,表面上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其实不过是为了欺上瞒下,掩耳盗铃,终究掩盖不了腐败罪恶的本质,因为灵魂早已被权力和金钱的欲望所奴役,成了名副其实的“收款机器人”。

反腐没有休止符,开发区腐败不应成为盲区。对开发区腐败案,必须下重拳猛药,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现对权力的分解、制衡和监督,尤其是对商业利益较重的项目,更需事权分离、相互制约。扎紧织密制度的“笼子”,以制度的刚性管住权力的任性,把开发区的腐败案多发的态势遏制住。

笔名:高老倌

电话:13778130186

2016.8.5

其他人在看啥

    《开发区的腐败是咋炼成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