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 >读懂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内涵

读懂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内涵

2017-03-14 15:22 作者:高老倌 阅读量:614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3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3月12日《人民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指出了战争的政治目的在于确保国家生存和发展,是国家大事的首要位置。一个国家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国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经济建设也无法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关联越来越紧,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融合度越来越深,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了“军民两用”的概念,国防工业就开始实行“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发展方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不断深入,“军民结合”将不断向更深层次的 “军民融合”转变,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抓紧推动科技创新和进步。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一些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科技兴军提供了坚实基础,我们完全有条件把科技领域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要推动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在中央层面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集中统一领导,必将推动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军民融合,推动军地合力培育军事人才,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加快我军建设向质量效能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

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要主动发现、培育、运用可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前沿尖端技术,捕捉军事能力发展的潜在增长点,强化军事需求牵引,最大限度实现民为军用,做好国防科技民用转化这篇大文章,发挥国防科技转化运用最大效益,形成多维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新兴领域融合发展布局。

军民融合实质是人才的融合,要发挥国家教育资源优势和我军院校特色,健全军事人才依托培养体系,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要构建以联合作战院校为核心、以兵种专业院校为基础、以军民融合培养为补充的院校格局,要在全军中大力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使学习科技、运用科技在全军蔚然成风。

军民团结如一家,试看天下谁能敌。要弘扬军政军民团结的优良传统,汇聚起科技兴军的强大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有关方面要强化国防意识,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下更大气力推动科技兴军,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为我军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其他人在看啥

    《读懂军民融合科技兴军的内涵》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