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生活二三事之二
章虎泉 / 文
农场生活二三事
——之二
写了几篇农场生活的回忆文章,不想却引起了一些老同事的兴趣,建议有机会再写一些回忆文章大家交流,因为农场的生活充满了辛酸、可笑、而又值得记忆......
一碗面条过大年
1972年的2月15日,是我们组建新连队后的第一个春节,由于一下子从各地来了好几批的知青,人员增加到近百人。
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如何让大家过好一个年,也成了连队领导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专门召开了排以上的干部会议进行了研究,讨论,根据连队当时的实际情况,决定年三十杀一头自己连队养的猪,再做几板豆腐,早先连队还自酿了一点苞谷酒,使大家都能分到一点给大家快快乐乐地过好年三十。当时我的同事葛从上海接知青回农场,他自愿把自己从上海带来的十几斤卷面贡献出来,给大家过年。因为西双版纳不产麦子,面粉面条还是很稀罕的食品。因此对于这些面条的处理也成了我们干部会上专门的议题。因为数量少,分给每个人是不够的,因此二排何副排长提议根据他们湖南的过年习惯,初一早上“发面”,由伙房统一烧煮后再分给大家,为公平,也为了避免拥挤,决定每班轮流到伙房打面,当时连里一共有十个班,怕数量不够,还建议在面条里把年三下的剩菜放在一起煮,干部会上大家通过了这一个提议。
初一那天,大家都改变了以前放假不吃早饭的习惯,七点钟,伙房的吃饭钟声就响起来了,伙头师傅“伍老爷”随着钟声就大声叫道:“一班的发面啰”于是陆续有一班的战士拿着碗到伙房打面,没有轮到的其他排的人也很遵守秩序,没有拥挤和混乱。就这们一个班一个班的轮下来,一顿早饭整整花了近二个小时。
这是一碗很平常很普通的面条,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却显得尤其珍贵,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里,感谢我们同事葛的无私奉献,使大家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一碗面条过大年”面的味道虽然已忘记,但那情景却永远难忘。
附(本篇文章写成后,在网上也看到了我同事老王回忆那第一次在农场过春节的文章,可见那第一次离开家乡的春节是不少人都难以忘记的,虽然那个春节没有丰盛的年饭,没有春晚。但艰苦条件下的互让互助互帮的精神却深深地印在脑子里,使人难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