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雨—杜牧《清明》一诗的民生情怀解读
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流转千年,音叟熟知。然而,历代文人评点,现代学人评述,除了从诗文字去解读外,鲜有人去探索诗人的真意,真正探究这首诗的民生含义。
今天又是清明,我又重拾这首诗,不是怀古,也不是去作学术争鸣,更没有一种超脱现实的那种洒脱,浅斟低吟的雅趣和品味。而是清明作为法定假日,赋予清明时节的意义,恰逢又是一个不好的天气,所以使我想起了这首诗。为什么一首诗能这么大众化,而为什么种种解读又是那么多的文人化?就诗论诗,是论不出来的,也许像有的科学发现,需要外行人的灵感或率真。
中国传统的文明是农耕文明,天气对民众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有就了24节气,清明是其中的一个。“春雨惊春清谷天”,这不会是普通的民众写出来的。这与现代人,特别是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关心天气不同,他们关心的是外出旅游、消遣,追求快乐,而古代大多数文人总有一种文人的优越感和使命感,把天下藏于心,读书为了做官,做官为了百姓,民以食为天,而食以天为天。“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这是农民对时节的实践总结,也就是说,就农事而言,盼望清明出太阳。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雨对“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来说,不是个利好的消息。清明又是一个传统的祭奠先人的节日,也是人们享受春光的好时辰,而他一个人却独自在外的旅途中,没有机会享受应该有的景色,也没有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对先人的祭奠之情。所以这个清明,诗人遇到的这纷纷的雨,尤其说是雨的多且乱,不如说是诗人情感的如此多且乱。正是有如此之乱,才有下文一种借酒浇愁的问酒家之说。所以在我看来这一句并不是单纯的外界客观景色的描述,实现上作者复杂心情的外化。没有心忧天下苍生的胸怀,只是关心自我的小资情调,是很难体会诗人这种关心民生的心情。
路上行人欲断魂,当然是指诗人自己。这与不少人理解的是诗人看到路上行人祭奠先人悲哀的样子,自己也充分悲愁情绪不同。他们的理解纯粹是一种就清明这一特定节日可能发生的事情的臆测。试想,在一个雨纷纷的天气里,能有多少人冒雨出来的呢?如果真是指路上的行人,那么为什么下文只有“牧童”呢。实际上这句是承上文的,因为雨纷纷,与清明本来应有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黄庭坚),“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杜甫.清明),寒食清明惊客意,暖风迟日醉梨花“(陈与义)等景色迥然不同,又是一个孤独在旅途上,本来就是一种凄凉,现在又遇到雨,又在一个应当对先人有所表示哀思的节日,自己漂泊在外,不能尽孝;天气又坏,对农业来说也不是一个好消息。正是种种愁绪,才使诗人感到“欲断魂”,悲苦到了极点。
借问酒家何处有?想借酒浇愁不错,但更有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唯有有酒家的地方才是人多的地方,并且是外来做客的多,能找到一个共同的语言,诉自己的情怀。这一句也正好印证了,上句的路上行人当是指作者自己,因为他孤身一人,所以极想找一个地方、找一些人诉说。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是全诗一个非常关键的一句,与第一句一样最能体现本诗的意义和作者对民生的情怀。牧童遥指,说明路上没有其他的人,至少他的周围,这牧童也是孤独的。在春天放牧,也许有几分悠然,但不要忘记,这是春天的雨里,不是夏天,所以这里没有任何的浪漫,有的只是对民苦的诉说,因为不是生计所逼,谁家又能让自己的孩子在春雨的寒意中在外放牧呢?况且清明时节,草木并不茂盛呢?孩童都要如此为家庭生计,那大人呢?其情就可更可知了。这种民生的状况是令人愁苦的,所以整个诗篇充满的都是一种凄凉。这种凄凉就是当时民生状况的反映。如果把它作为一处惬意的放牧来解释,那就与这首诗的意境不符,整个悲凉的意境中,那来的一种闲情呢?
多少来人们传诵这首诗,有学问的人不是从诗的本义去解释,从作者的心情去解读,得到了单纯诗的解构,得出的是一种矛盾的结论,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在众多的清明诗中唯独它最为流传。诗人悲伤的意境,就是对民生疾苦的反映,老百姓喜欢他,就是因为它是写实的,没有其他的清明诗那样粉饰太平。这也说明了诗人只有关注现实,关注民生,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生命力。离开了社会现实,所有的文学作品只是一种文字的游戏,除了自赏之外,没有任何社会价值,也不可能被民众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