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日记 >日记 >伍老爷

伍老爷

2011-12-01 13:38 作者:王世绥 阅读量:144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王世绥/文

伍老爷

——四连记事

伍老爷大名周开伍,四连炊事班班长,湖南祁东人,1958年来到云南边疆。他们这一拨老工人是西双版纳农场的开拓者。据我的记忆,伍老爷的“冠名权”应该归之于卫生员张秀英,后来这个称呼不胫而走,在全连叫开了。

我可以算是伍老爷的徒弟。来到四连没多久,指导员李世群来找我谈话,要我去炊事班当伙夫。我心里老大不愿意,却又不敢一口拒绝。李指瞧我支支吾吾,来了一句不硬不软的:“按规定,你们刚到连队是不准谈恋爱的。组织上考虑到你年龄比较大了,所以没有阻止你们。”——这下戳到了我的软档,我跟朱云娣才好上,还保密着,竟被领导的“火眼金睛”发现了,若再不识相,就要吃“辣火酱”喽!赶紧噤声。

那时候,不讲究拜师学艺这一套。说实在,彼时彼地当炊事员,也确实没啥子“艺”可学:做甑子饭并不难,几天就会;烧菜嘛,更简单,反正做的是无油无酱无醋只有盐的白煮菜,有时连白煮菜都做不出,只好在米汤里加点盐下饭。这样的火头军,傻瓜都会当。

伍老爷也从没摆出师傅的架子,从没见他发脾气骂人。他不大爱说话。刚开始,他乡音极重的话我会一时听不明白。那时,他还不到40岁,可是艰难岁月的磨砺,已使他略显苍老,后背已微微驼起,脸上有了明显的皱纹,脸色灰黄。用时下的标准,明显属于亚健康状态。可是,上班的时候,无论轻活重活,他总是不声不响自己先动手,从不指派我做这做那。

那时候大家都苦。伍老爷两口子有3男1女4个小孩,伍老娘彭金莲是排长,但工资跟我们知青相差无几。他们也跟知青一样住茅草竹笆房,房间里就空荡荡的两张床、两个木箱。他们家是向知青完全开放的少数几家老工人之一。吃饭的时候,知青们常常端着饭盆,窜到他们家,虽然仅有酸菜之类,也属来之不易,胜过现今鱼肉鸡鸭。

1972年四连发生“2·24”群殴事件,知青跑的跑、躲的躲,一度几乎无人。我虽未参与其中,但想既然都不出工,食堂也不必做饭给他们吃了。伍老爷却说:“这些伢仔不懂事,可饭还是要给他们吃。”

我这个人涵养功夫差,从小到老这方面吃亏不少,可终究本性难移。在四连时,有一次磨芭蕉芋,伍老爷的小儿子亮亮老跟我捣蛋,我一时火气,竟然抓起一把芭蕉芋糊,朝他脸上摔去,小家伙顿时成了大花脸,哇哇大哭起来。伍老爷当时就在旁边,换了有的家长,一场大吵在所难免——小孩不懂事,你也不懂事?明摆着我是理亏的。可老爷只是抱起儿子,到河边替他洗了下脸,还说:“谁叫你跟叔叔调皮!”

伍老爷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却处处显示了他的真诚、善良、大度。从做人这一方面,他不愧为我的师傅,他永远是我的师傅。

我在伍老爷手下做了9个月,后来调到营部学校教书,再后来去到更远的团部中学,四连就很少再回去。返城以后,开始还跟他女儿新娥(我最欣赏的学生之一)通信,后来竟失去了联系。直到2002年我重返版纳,遇到老排长彭金莲,才知道老爷已于1995年去世,不禁唏嘘!

其他人在看啥

    《伍老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