瓢泼而下的沉重
看完了曹文轩的《天瓢》,有种沉重,也有种决绝。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只是怕很多人接受不了曹文轩突如其来的转型,由儿童世界到成人世界。唯一不变的是乡土中那种纯美的情节。很多知名作家对天瓢进行了评论,但是并没有我心中所共鸣的东西。更多的人只是走走过场,他们或许根本就没有认真地读这篇作品。为人作序本来就是一个商业的东西,况且又是曹文轩的书。所以象征性地写上几句赞赏的话,仅此而已。就连郭敬明也谦虚地写上几句赞美和学习的话,这家伙肯定连书翻都没翻。
徐坤倒是写上了几句,她是真的看过这本书的。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女人。她用了情色这两个字。这个女人敢写,也能写。她做的序在较多的名家中显得十分耀眼。她写的倒也中肯,她说这本书跟曹文轩的本人和内心世界甚至是生活都有关系的,这句话就显出了这个女人的睿智。她还说,她一直将长篇的东西当做是作者的自传来读。当然,这样概括未免有些狂妄,但是也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不过,毕竟是曹文轩,她也没有过多地评价。缺点方面是没有的,我想曹文轩这次请人作序的一个目的就是为自己的转型找一个适合的商业理由。否则,这本书会引来很多批判,因为这与之前那些儿童作品实在有较大的差异。但是,这的确算得上是曹文轩一部成人作品的代表作。
读这本书的感觉的确让人心情沉重,感到唏嘘不已。曹文轩说他在写这部作品的时候,的确是处在一种十分决绝的状态中,他那段时间瘦了很多,对身体和心灵上都有不小的摧残。所以他的这种状态引入到书中来,让人物之间的斗争不再是那么云淡风轻,而带有一种绝路的感觉。
徐坤说杜元潮其实就是曹文轩本人。倒是很像。想起他书中的每一个主角,身上似乎都有他的影子。当然这个形象我觉得有些夸张和神化了,有种沧桑和激烈的味道。倒是红瓦里的林冰跟曹文轩很像。包括红瓦里曹文轩时不时插上一两句自己的感受,都让人感到是在写他自己。杜元潮是文气与凶残兼具的人物,文气倒是真的,但是凶残怕是曹文轩心里所想象出来的。人性中深藏不露的心机和智慧让人猛地发出惊叹。
书中大部分是杜元潮和邱子东的政治斗争。不论邱子东是如何高明,但是最后他败得一塌糊涂。杜元潮似乎坚持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刚开始的时候两人能够相互合作,甚至来说杜元潮一直是以示弱的状态出现的。结果呢,邱子东得寸进尺,越发地不将杜元潮放在眼里,最后,杜元潮不得不采取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力。
杜元潮的形象某种程度上来说跟曹文轩的人物形象理念是没有冲突的,都是儒雅而干净,同时带着文气和知识风度。干净得体的衣服,淡漠的表情,柔和的待人态度,在乡村见仿佛一个来自于外面世界的人。然而这样一个看起来书生气息的人,内心藏着无限的力量,他的每一次大的出场都在不动声色间给对手致命的一击。书中没有写杜元潮是怎样治好口吃的,但是能够想象的到他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作者是偏爱杜元潮的,他没有让他的形象处在龌龊不堪的境地。他没有让他像邱子东一样沦为万人唾骂的境地。杜元潮,即便是在惹上了杀人案子之后,仍旧获得乡亲们的支持,仍旧会获得身边人的帮助。这根他的品德是有着很大关系的,这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在乡人的眼里就是这样,一个保持着高洁境界的人,一个随时随地保持着完美形象的人,自然是获得支持的。乡人的淳朴往往就表现在此,他们的爱憎分明,你邱子东整天骂骂咧咧耀武扬威的,就是不得民心。包括最后,杜元潮被李长望的儿子整倒,做了五年牢,但是他的形象并没有遭到破坏。
曹文轩说,杜元潮即便是在监狱的劳改场里,也是受到尊敬和爱戴的。他的为人处事和为人着想都让他在监狱里如鱼得水。仿佛,这五年是用来让他安静的,而不是惩罚。做完牢回来,他依旧受到乡人的爱戴,他依旧过着云淡风轻的日子。他让乡人们觉得,他不是去坐牢了,他只是出了趟远门。
这恐怕真的算是一个完美的形象。
相比之下,邱子东就逊色多了。除了刚上任那会儿因为杜元潮的谦让他掌握了大权之后,日后的他只能是靠着疯狂地打猎来消磨时间。杜元潮知道邱子东是一匹不能放走的狼,所以,他就让他死也死在油麻地镇上。他剥夺了邱子东的所有权利,让他无计可施。甚至连移居去外村也不可能。杜元潮的心狠手辣是安静而不动声色的,他甚至不用自己动手,只要借助舆论的力量,就将邱子东老老实实地拿下。
而邱子东的晚年,更是悲惨。他要去寻找杜元潮贪污的罪证,为此,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甚至当了一年多的乞丐,我想这个时候的邱子东对生活已经是感到绝望了,所以他被人殴打,被人嘲笑,他似乎都无法感受了。如同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为了一个可以称得上理由的理由。
只是最后,杜元潮从监狱回来之后,一切都过去了。两人的关系似乎又回到了他们同仇敌忾的年代,然后,一直到完结。
有人在作序中说这本书中主要是描写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情爱纠缠故事,我想这位作家是没有认真读这本书的。情爱只是一个线索,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毕竟,杜元潮没有因为感情方面的事情而不择手段。他和喜欢的艾绒结了婚,这中间在油麻地人看来几乎是没有情节的。他和新寡的采芹偷情,这些事也没有被人发现。所以,感情只是杜元潮的一个辅助方面,并不是全部。毕竟,他没有被情所困,他放弃了采芹,而赢得了油麻地党委书记的地位。
采芹实在是个聪明的女人。其实最后的赢家应该算是她。她到最后顺理成章地成为杜元潮的女人。这是一个不露声色的聪明的女人。她从来不要求名分方面的东西,她只是默默陪在杜元潮身边,按照他的意愿做一切事情。所以,她赢得了杜元潮的宠爱。杜元潮甚至为了他挪用公款,将以前在她家所抄的东西全部都还了回来。一个男人愿意为一个女人做到这些,引用油麻地一个妇女的话,有这样的男人,是女人都想跟他。艾绒的离开应该是采芹的功劳,艾绒天生是那种没有心机,永远像个小女生一样的女人,这种女人只能是用来远观的。就像曹文轩所有的书中女主人公一样,都是艾绒这般纯洁、安静,草房子里的纸月,红瓦里的陶卉,细米里的梅纹,青铜葵花里的葵花等等。这些单纯而善良的女孩子是让人喜爱的,但是也就是只能那样远远看着她们的美好,也许得到反而并不是很好的事情。
所以,杜元潮身边留下的是采芹这种识大体,睿智的村姑般的女人。这样的女人让他感到安全。让艾绒自动离开,采芹也是费了番功夫的。甚至将她和杜元潮的情事都说了出来,以至于只让艾绒绝望地离开。到最后,书中都没说采芹到底去了哪里,或者是死了,或者是去了别的地方。采芹是一个懂得进退的女人,她会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该离开的时候离开,不会给男人带来任何负担。
文章中对男女性事的描写很多,曹文轩采用了烘托的手法。他并不直白地描写,而是用景物和植物来衬托。加上各种雨的描写,给人浮想联翩的境界。徐坤说曹文轩采用了日本的描写手法。我的看法是,这样的描写不会落入俗套,也显示出作家的精致。曹文轩说,他写作最忌讳的就是将文章写的芜杂不堪。这也是他推崇纯美小说的原因。其实他的描写手法跟李佩甫有些像。都是乡土小说,不过李佩甫将人性刻画更为深刻和清晰,曹文轩毕竟是纯美小说,文章里离不开美。而李佩甫的文章里揭示的是人性和矛盾。还有一个作家也是写乡土文学,叫杨争光,他的描写也十分出色。
这是部很好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这个商业化的世界。我一直觉得文字可以用一种美感的商业手段表现出来,所以,苏童、曹文轩、安妮,杜拉斯,都是我很喜欢的作家。而郭敬明,我想他再也写不出像爱与痛的边缘那样纯的文字。或许是他自己也意识到总有一天,自己不能靠写作来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毕竟,那么多的作家,他不过是年轻人的代表而已。所以,他选择了商业,而韩寒,早已转行到赛车,时不时地写上两笔,让人记着,他当年也是小作家。
有时间,这本书,我还是要再读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