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杂文 >时事评论 >用刚性的制度揭下“节俭”贪官的伪面具

用刚性的制度揭下“节俭”贪官的伪面具

2015-04-13 14:57 作者:雨子墨 阅读量:26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近年来,“葛朗台式”的贪官屡见不鲜。从“穿衣朴素骑自行车上班”,家中发现上亿元现金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到吃饭时只点一碗面,却在家中搜出现金上亿,黄金37公斤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节俭”贪官们人前人后所表现出的巨大差异让人震惊。疯狂敛财,却仍执拗地披着“节俭”的外衣;贪来的钱不用,却依旧欲壑难填,直至坠入无底深渊。(4月12日,中国新闻网)

当前,在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而且还心口不一。一边是工作上的废寝忘食、勤俭节约,一边是生活上的贪污腐化、骄奢淫逸。

平时穿着朴素,家中却藏匿上亿元,而且上班不开车,只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自己在外吃饭不是大鱼大肉,而只是点一碗面而已,家中却藏匿几十公斤黄金。讲话台上大谈清正廉洁,背地里却以身违纪、以身试法,干着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勾当。

正所谓“人生如戏,全靠演技”。贪官们把自己“伪装”的如此“神秘”和“清廉”,自信满满以为能够“瞒天过海”,然而“节俭”贪官无论在台上讲得是如何娓娓动听,装得是如何维妙维肖,狐狸终究是要露出尾巴,现出“原形”的。特别是在中央“打虎拍蝇”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那些妄图躲过“一劫”,张口“廉洁”、闭口“清正”的贪官们的面纱只会一一被掀开,露出真面孔来。

为何这些贪官工作上与私底下形成那么大的反差?一则是为了“掩人耳目”。怕被纪检监察部门查,怕被群众举报。二则是“有钱不敢花”。怕被人发现,到处藏匿,不敢往外花。

“节俭”贪官们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使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大打折扣,不仅严重损害了公共利益,败坏了官场生态,也会动摇社会正常的价值观。

“节俭”贪官的出现,表明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还需要在制度、教育、监督、处罚等方面“多管齐下”,让更多“节俭”贪官的伪面具尽快被揭下。

一则,要建立阳光透明的制度,如建立健全干部财产登记和公示制度,彻底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则,要充分利用反面案例,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真正筑起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三则,要进一步畅通民众监督的渠道,将官员真正置于组织、公众、法律等一切有效公开的监督之下;

四则,要高扬处罚的利剑,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将反腐进行到底,才能让腐败成为官员不敢触碰的“禁区”。唯有这样,为官者不贪、不敢贪、不能贪,清清白白做人,坦坦坦荡荡做事才能成为现实。(文/雨子墨)

其他人在看啥

    《用刚性的制度揭下“节俭”贪官的伪面具》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