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精准扶贫,实现“美丽中国梦”
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脱贫成效精准,必须在落实“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精准脱贫。要对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7月6日,新华网)
据统计,我国目前还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湖南、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而这6个省份的贫困人口都在500万以上。
虽然我国的扶贫开发较早,取得了一定的显著成就。但是,长期来仍存在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加上由于各省乃至全国都没有建立统一的扶贫信息系统,因此对于具体贫困居民、贫困农户的帮扶工作就存在许多盲点,而真正的一些贫困农户和贫困居民没有得到帮扶。有些地方存在扶贫资金“天女散花”,重点县舍不得“脱贫摘帽”,人情扶贫、关系扶贫等问题。最终造成应扶未扶、扶富不扶穷等社会不公,甚至滋生腐败。而实现“精准扶贫”就能够解决钱和政策用在谁身上、怎么用、用得怎么样等问题。
何谓精准扶贫?精准扶贫实则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这一概念是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十八大结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工作时指出:“帮助困难乡亲脱贫致富要有针对性,要一家一户摸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但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就需要在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扶持对象精准,必须在建立“扶贫对象瞄准机制”上下功夫,要让群众和扶贫对象知情并参与进来,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
二是项目安排精准,必须在健全“扶贫项目决策机制”上下功夫,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发挥项目的带动作用。
三是资金使用精准,必须在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做好资金监管,提高使用精准度。
四是措施到户精准,必须在完善“干部帮扶机制”上下功夫,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落实好到村到户帮扶措施。
五是因村派人精准,选派优秀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必须在“选派使用机制”上下功夫。
六是脱贫成效精准,必须在落实“扶贫对象退出机制”上下功夫,实现精准脱贫。要对贫困县“摘帽不摘政策”,鼓励早脱贫,形成“早脱帽子早有好处,不脱帽子还有约束”的导向。
当然,扶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切忌喊口号、走形式主义路线,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工作业绩,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群众的增收致富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实现“美丽中国梦”。(文/雨子墨)